编者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现我校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引领与价值塑造作用,学校特推出“师者如光 匠心致远”系列主题展播。本系列将聚焦2025年度优秀教职工的育人事迹与教学成果,彰显我校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愿全体教职工以榜样为镜,进一步涵养师德、精进业务,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今天,我们推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事迹。

吴金花,土木工程系专任教师。“老师,希望未来也能像您一样,穿上三次学位服!”——这句毕业临别赠言,承载着学生对她最深切的敬意与向往。
她带领学生探索科研世界的故事尤为动人。2022年,五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带着课堂中萌发的创新想法找到吴老师。此后两年间,她与学生一同扎根实验室、走访企业,即便寒暑假也坚持线上指导。这段科研旅程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团队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授权专利2项,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8项。如今,这支团队中已有1人进入国企工作,2人考取中国地质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吴金花以专业与坚守,将创新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育人”的真实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她同样以匠心守望教育初心。主持多项教改项目,其教学成果入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典型案例;她坚持每学期将课堂点滴记录制作成视频,作为礼物赠予学生,并以自制书签奖励进步学子,始终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吴金花老师以扎实的学识与温暖的关怀,展现出教育最美好的形态——是点燃梦想,是静心守护,更是一场静待花开的漫长坚守。

肖金桐,基础部专任教师。作为数学教研室主任,他常年坚守教学一线,他科学统筹全校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严谨务实,保障各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牢固,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践行育人使命。
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从教学基本功、课程设计到课堂实践进行全方位悉心指导,助力他们快速成长。2024年,他全程指导孟杰、孔德志两位老师参加河北省数学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最终二人分获特等奖和二等奖。2025年,他更是倾力付出,为尹梦田老师量身设计教学内容和讲授方法,打造独具特色的参赛作品,助其其荣获省级比赛特等奖。此外,他应学校教师培训中心邀请,于2023年和2025年两次为新入职教师开展板书设计专题培训,以自身丰富的经验无私分享,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肖金桐老师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仁爱的师者情怀时刻践行着立德树人、甘为人梯,展现出一名新时代优秀教师应有的责任担当与高尚品德。

安萍萍,经济贸易系专任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她始终秉持“躬耕讲台育桃李”的初心,践行育人使命。
她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课前,她反复查阅学生花名册,熟记每位学生的姓名、样貌、学习及家庭状况,为实现深度课堂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融合“车轮式小组活动”与“对分课堂”模式,设计出如“挑战大奸商”“流程再现”等生动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当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勇于突破、眼中充满成就感时,她更加坚定了教学创新的价值。课后,她针对学业薄弱的学生开展一对一谈心与辅导,耐心讲解重难点,并组织“2+1”互助小组,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人都被看见、被需要。她用真情与真心影响学生,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育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毕业那天,学生们争相与她合影留念。望着他们眼中充盈的不舍,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既然身为人师,就应当成为一盏明灯、一座舵盘,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勇于追梦、踏实逐梦,秉承水院人的坚韧与勇毅,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张丽军,水利工程系专任教师。从教二十年来,她始终以“三个坚持”践行育人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以爱育人,坚持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她始终将学生的道德品格培养放在首位,把师德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准则。坚持用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诉求,以温暖的话语和切实的行动传递关怀。当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刘松在考研攻坚阶段向她求助时,她虽身负两门新课教学任务且术后尚未完全康复,仍坚持每周为他耐心辅导答疑。最终,该生以37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河海大学。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晕倒,她第一时间联系急救并持续关怀;毕业生面临人生抉择,她耐心帮助分析、引导方向,成为学生信赖的引路人。
以创促学,坚持做实践育人的“探路者”。她坚信新工科人才必须在实战中锤炼。为帮助学生抢占技术前沿,她创建遥感学习兴趣小组,每周固定组织开展培训。三年来,学生从软件零基础到能够独立承担项目,多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研精教,坚持做专业育才的“举旗手”。她不断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学与时代同步发展。主持河北省教育厅课题1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主讲的《遥感原理与应用》入选校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她本人荣获全国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以及河北省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二等奖等多个教学奖项。

郝巧红,机械工程系教学秘书科科长。从教二十余年来,她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扎根教育一线。她主讲《机床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专业课程,认真打磨每一堂课,积极学习新设备与新技术,每次实验前都提前调试设备,以严谨的专业态度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郝巧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激发学生潜能。2024年,她指导学生荣获机器人格斗大赛工信部三等奖3项、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2025年,再次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八届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河北赛区二等奖1项、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项,有力推动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协同发展。
作为机械202101、02班的学业导师,她始终坚持“一对一”精准指导。不仅细致帮助学生规划选课,还主动添加每位学生的联系方式,建立即时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回应和解决他们在学业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
此外,郝巧红还兼任系办公室教学秘书工作,始终以高度的热情与责任心,高效平衡教学与管理任务,以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与信赖。

高波,电力工程系专任教师。他始终秉持“教学—科研—育人”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省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高波长期深耕教学一线,坚持以德立教、以德育人。在《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核心课程教学中,他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传授,更有机融入家国情怀、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全面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探索AI赋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关成果获全国混合式教学大赛优胜奖等多项荣誉,被评为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在科研方面,高波主研完成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持续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科研对教学的有效反哺。他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近三年累计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30余项。学生们感慨道:“高老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为学业导师和班主任,高波始终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师德师风浸润学生心灵。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被学生誉为“暖心导师”。从课堂到实验室,从教学到科研,高波以躬耕教坛的执着、立德树人的情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